编者按: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教育如何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引导一代代中国青年树立远大理想,把青春融入到国家民族的伟大叙事中去,肩负起历史的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高校迫切需要答好时代问卷。
青春校园,朝气蓬勃;信仰之炬,越燃越亮。作为重庆市民办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一直在用实际行动为这个问题作答——切实做足育人大文章,唱响育人最强音,使教育教学更有温度、思想引领更有力度、立德树人更有效度。
魏豪(右)在牧民家家访。学校供图 华龙网发
华龙网讯(郭晓彤)“爸、妈,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到新疆去!”这是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学生魏豪在毕业前夕,面对自己的未来做出的选择。他决定,到祖国的西北边陲砥砺奋斗,到艰苦偏远的工作岗位全心实干。
魏豪的事例是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坚持党建统领、思政引航,持续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一个典型事迹。近年来,建筑与设计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党建业务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育人体系构建新路径。
以党建为统领,构建多元育人新生态
结合国家以及重庆市产业发展目标与人才需求,立足艺术学积淀的人文学科基础,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以党建为统领,建立健全党建业务双融双育工作机制,形成“党建+教学”“党建+科研”“党建+实践”等模式,党建、业务同目标、同方向、同部署、同落实,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乡村振兴、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学院建立“党总支—党支部—党员”三级联动机制,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强调“三联系三深入”制度,要求党政班子成员联系班级、教职工党员联系学生、学生党员联系楼栋,深入班级、课堂、宿舍,切实为学生服务,真正做到为学生思想解惑、心理解压、学习解困、生活解难。
学院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中心,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为目标,制定了《“三全育人”实施办法》等文件,通过多种方式构建育人矩阵新生态。
课程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
学院结合学科专业特色,构建“教学主课堂+课外文化课堂+社会实践课堂”的多元课堂矩阵,打造优秀传统文化导师团队和学生团队,丰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院内涵发展。
据介绍,学院坚持“以文化人”,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有意识开设涉及艺术理论与鉴赏、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的课程;结合课程讲授,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与课程有机融合,积极挖掘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设计元素,把优秀文化融入课程建设和育人实践中。
教师寇文华进行课堂教学。学校供图 华龙网发
作为学院双师型教师、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专家、学校教育督导委员会委员,寇文华任教十余年,坚持将党建与教书育人、教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工作紧密结合,受到师生好评。2022年,她主讲的课程《中外园林史》入选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中国园林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有其独特的自然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寇文华表示,课程思政就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园林史教学中,通过浸润式教育,使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达到同频共振,发挥思想引领、价值教育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自信。
社会实践课堂设计助力乡村振兴。学校供图 华龙网发
此外,学院通过开展讲座、座谈、展览等活动,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起来,提升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育人效果。同时,学院拓展社会实践课堂,利用专业优势,积极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大学生深入群众、扎根一线,在学思践悟中培育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奉献精神。
学院紧密抓好“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这两条主线,把党的建设放在首位,将党建与专业发展紧密结合,将党建工作与科研、教学、实践等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推动党建与业务“双融合、双促进”,形成专业育人、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新格局。
开展学术讲座。学校供图 华龙网发
以育人为根本,构建知行合一新常态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导向,关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宏伟蓝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为此,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调动育人主体积极性,用大视野、大格局、大境界、大智慧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引领,满足学生精神成长需求。
开展就业招聘活动。学校供图 华龙网发
“‘三全育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学院根据学生不同成长阶段所形成的不同需求,勾画了不同的学习侧重点。”建筑与设计学院院长张雄介绍到,比如在学生一、二年级时聚焦专业教育,二、三年级时聚焦双创教育,三、四年级时聚焦生涯教育。
袁一焯(后排右二)同学带领青春之声宣讲团开展活动。学校供图 华龙网发
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学校建筑与设计学院2021级建筑学专业学生袁一焯表示,“学校一直在努力为每个学生搭建升学平台和成长舞台。特别是通过学校的生涯规划教育,我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目标。”
袁一焯参加全国、重庆市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深入重庆市武隆区、浙江省安吉县等地进行实地调研,为新时代新乡村贡献佳计;发挥探路尖兵的作用,激励同学投身乡村振兴的行动,改变我国乡村面貌;积极参与“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活动,并推动项目落地,让创业成为自身搏击的能量……他将个人的奋斗融入时代大潮,把实现个人理想与服务国家人民有机结合,主动服务国家、奉献社会,成为学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过程中的一个缩影。
建筑与设计学院天然具有“工、农、艺”等跨学科融合的特点。学院坚持五育并举,要求学生“德、技、知、行”全面发展。
传统文化体验日活动。学校供图 华龙网发
在“德”方面,学院通过开展年度“师德之星”评选活动、优秀教师风采展示活动,以及“优秀学长讲学习”“学风月建设”“导航学长”等活动,为学生树立榜样示范;在“技”方面,通过“教授工作室”“特色工作室”“行知班导师团”,助力学生树立工匠精神意识,提升学习专业技能,;在“知”方面,通过凝练学院文化特色,大力推广行知文化、红色文化、传统文化进学生社区,形成文化育人大环境;在“行”方面,结合乡村振兴,积极鼓励各年级学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社区志愿服务等,服务周边乡镇,让学生在实践服务中接受教育。
此外,学院还调动教师、家长、学生、企业、社会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构建“大思政”格局,形成“时时育人、处处育人、人人育人、事事育人”的育人合力和氛围。
以成才为目标,开创“三全育人”新局面
近年来,建筑与设计学院的好消息不断,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在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在第四届全国高校艺术设计作品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市级选拔赛获得一等奖;在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重庆赛区获得一等奖。在全国应用技术型比赛中获全国性奖项近10项;在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中获银奖1项、获铜奖3项,入选重庆市产业命题赛道多项;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获得国家优秀奖多项,省级一等奖近20项,其他等级奖100余项;入选市级“为乡村而设计——首届重庆市设计艺术大展”作品多幅……
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学校供图 华龙网发
近三年,学院在专业建设方面成果丰硕,建设市级一流课程7门;市级课程思政项目1项,市级课程教学团队1个;市级教改项目10余项,市级科研项目5项;立项横向课题6项;编写专著2本,教材10本;发表核心论文近20篇。
成绩的背后,是学院发挥党建“红色引擎”引领作用,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拥有健全人格与向善品质、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积极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走深走实见实效。
学院与合川区盐井街道签订校地共建协同育人平台。学校供图 华龙网发
此外,师生积极助力乡村振兴,为合川盐井街道、肖家镇、涞滩古镇、官渡古镇提供景观改造服务。其中,肖家镇景观改造后被评为重庆市第三批传统村落。师生持续为盐井等乡镇提供志愿服务,设计特色产品包装、绘制民俗插画、测绘老街民居建筑,形成建筑资料,并参加各类设计比赛取得良好成绩。
学院总支书记、副院长(兼)唐湘晖表示,学院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续挖掘学院特色,聚焦学生成长发展全过程,广搭平台、五育并举,打通“三全育人”各个环节,共促学生全面发展,让“育人”成为全院教职工的自觉行动和根本标准,为培养“知行合一”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作出新的贡献。
原文链接:https://news.cqnews.net/1/detail/1169675802671259648/web/content_1169675802671259648.html